家長要有正確的認識,要認識到“早戀”是處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的正常表現(xiàn),是一種情感隱私,家長一定要為他們保密,能讓別人不知道就不要讓別人知道,即使是非常親密的人,孩子早戀這種事,就像彈簧一樣,你壓得越重,它就彈得越高,作為家長和老師,處理此事要冷靜和理智,切不可操之過急。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有一番作為,但是,在如何教育孩子這一問題上,大多數(shù)家長卻很容易走入誤區(qū),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為“棍捧底下出孝子”,甚至堅持“不打不成材”的觀點。這固然是出于家長的一片愛子之心,但是這種粗暴的愛子方式是否真的有用呢?2013年6月10日晚10點左右,湖南省臨武縣公安局城關(guān)派出所接到了一個報警電話,位于臨武新市場內(nèi)的一家服裝店意外著火,戶主向派出所打電話請求援助。當消防大隊將大火撲滅后,店內(nèi)的服裝及其他物品已經(jīng)被徹底燒毀,這場大火導致戶主損失了10余萬元。隨后,警方對這起事故展開了調(diào)查,最終定性為一起故意縱火案。然而,意外的是,故意縱火的人竟然是這位店主的兒子盧某。在給盧某錄口供時,警方了解到了盧某縱火燒自己母親服裝店的原因。早年,父母離異后,盧某就一直跟著母親,母親平日里忙于生意分不開身照顧盧某,因此小學畢業(yè)后,盧某就踏入了社會。在對兒子管教無望的情況下,盧某的母親不再花時間來教導盧某,而是常常對其施以暴打,導致盧某對母親的怨恨與日俱增,尤其是在盧某長大以后,母親的管教方式依舊沒有改變,這嚴重傷害了盧某的自尊心,最終導致盧某采取縱火燒店的方式來報復母親。母子之間的關(guān)系本應(yīng)是人世間最為親密的,在這里,盧某卻毫不掩飾自已對母親的痛恨,并將這種痛恨轉(zhuǎn)化為了實際行動。這種悲劇的產(chǎn)生不是一朝一夕的結(jié)果,而是根源于家長長期以來對孩子采取了錯誤的教育方式。青春期的孩子*意識強,也容易產(chǎn)生逆反心理,粗暴的打罵方式不僅不能取得預(yù)期的效果,還會增加他們對父母的抵觸情緒,最終,輕則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上形成陰影,重則導致無法挽回的人生悲劇?,F(xiàn)實的悲劇對奉行打罵教育的家長無疑敲了一個警鐘,并且明確地告訴他們,教育孩子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打罵教育早已失去了生存的土壤?,F(xiàn)實生活中,有很多孩子因為父母的感情不和而變得消極,學習成績因此下滑。對此,家長究竟是不問青紅皂白拉起孩子就打,還是耐心地詢問孩子最近的狀況,和孩子談心,這就取決于家長采取的教育方式了。而無數(shù)事實證明: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的愛心和耐心,遠比棍棒更有成效。因此、除了棍棒教育,父母也可以換一種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