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zhì)拓展訓練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是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的良好補充,孩子不僅要學習成績好,更需要在學習中找到樂趣,在學習中健康快樂地成長,這才是學習的真諦,這才是接受教育的本質(zhì)。
一旦孩子停止或者減少離家出走的行為,很重要的一點是父母必須找到積極的方法讓孩子知道,他們非常欣賞他為改善其行為而做出的努力。通常情況下,即使青少年努力出色想做得更好,但是得到的依然是批評或者其他負面的譴責。如果那樣的話,家庭環(huán)境就會變得非常惡劣,青少年也就不再努力。這樣就出現(xiàn)惡性循環(huán):青少年越來越不愿努力進步,父母的批評越來越厲害。心理老師讓父母意識到這一點非常重要,而且必須向他們特別強調(diào)這將加劇孩子的離家出走。案例分析13歲的保羅的父親總是不斷地批評兒子,即使保羅開始停止離家出走,父親也從來沒認為是件好事。他非但不表揚兒子不再離家出走,而是馬上找到其他的問題來批評。在整節(jié)治療過程中,保羅消沉的身體語言表示他被打敗了。第二天,他又離家出走了,父親的反應是一面大叫“怎么又犯了!”一邊在空中手舞足蹈。保歲后來說他之所以不再努力是因為他感到他做得再好也是無濟于事的。心理老師與父親關(guān)系處理得比較好,所以便要求這位父親在兩個星期里試著改掉所有的批評。父親每批評一次,他的妻子就會時他罰一次款。第一個星期結(jié)束時,他付了30元罰款,她就將這些罰款用在不是必需的奢侈品上。父親一不喜歡這樣浪費錢。第二個星期父親匯報說,一直到他努力停止批評為止,他從來沒有意識到以前他都是未經(jīng)思考地去那樣做的。就在這一點上,父親的思想有了奇跡般的轉(zhuǎn)變,他開始以一種非常認真和關(guān)心的態(tài)度表揚和肯定保羅所做出的努力。后來保羅說他不再離家出走的主要原因是父親為停止對他的批評而做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