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海峽都市報》10日報道:昨日上午11時許,家住福州倉山的陳女士急得想要報警時,“消失”了一個晚上的兒子突然回家了,原來剛參加完高考的兒子到同學家喝酒后,宿醉了一個晚上。他剛到家,換了套衣服又要出門,說是和同學約好了,一起去網(wǎng)吧打游戲。陳女士說,據(jù)她所知,兒子班上90%的同學在高考后,都扎堆網(wǎng)吧酣戰(zhàn)去了?! ≡诙冗^“驚心動魄”的幾天后,高考已經(jīng)結束。不僅是學子、家長可以長松一口氣,恐怕很多人都會感慨:總算是考完了!用“高考綜合征”在形容考試期間的“非?!睔夥湛峙潞敛粸檫^,家有考生者緊張兮兮,職能部門如臨大敵,人們的正常生活都不同程度受到影響。而現(xiàn)在考試工作盡管結束了,但到分數(shù)出爐還有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期間學生一般處于*活動狀態(tài)。如果這一期間調節(jié)不好,也很可能引發(fā)新的問題,因此“考后綜合征”也不容小覷?! 耐昵闆r來看,剛參加完的考生可能存在一下幾種心態(tài): 一是“狂歡型”。有一些考生則覺得自個這幾年太辛苦了,要加倍“補償”自己,縱情狂歡。而家長普遍覺得還是平時很辛苦,現(xiàn)在應該“慰勞”一下,于是大把大把的給銀子,任其揮霍。孩子們?nèi)宄扇旱斤堭^里狂飲濫喝,直到酩酊大醉,KTV包房里通宵看球,一通“怒吼”、聲嘶力竭,夜以繼日地泡網(wǎng)吧、魂不守舍等等。適當放松有助調整情緒,但如果玩過了頭,就有傷身體,還有可能釀成悲劇?!扒澳_出考場,后腳進醫(yī)院”的事例是屢見不鮮。同時這也可能引發(fā)悲劇,如考生考完后擅自跑到江湖里游泳,結果遭遇不幸。錄取通知書來了后,孩子已在另一個世界,家長是心酸酸、淚漣漣?! 《恰坝魫炐汀薄R粓龈呖?,幾家歡喜幾家愁,總會有考生發(fā)揮不佳。若是平時成績良好,而這次考砸了,心理上的落差會更大。因此有的考的不好的孩子會覺得度日如年、如坐針氈。或是怨天尤人、或是自怨自艾,總之是不敢面對現(xiàn)實,覺得愧對父母和師長。若是家長不分青紅皂白地加以數(shù)落,更會讓孩子雪上加霜。到后來郁郁寡歡、悲觀絕望,并可能引發(fā)抑郁癥等心理疾病。而還有更為極端的,在分數(shù)出來之前,因不堪忍受巨大的壓力讓他選擇逃避,離家出走甚至走上絕路,令人痛惜不已?! ∪恰鞍l(fā)泄型”。覺得多年來自己承受的壓力實在是太多,考完后要將種種“磨難”統(tǒng)統(tǒng)釋放出來。給自己減壓固然是好,這也要講個分寸,玩過了火同樣不可取,有的孩子跑回母校亂圖亂畫、損害公物、焚燒書籍等等。更有的去尋找“刺激”,做出違法犯罪之類的荒唐之事,,也讓人很是惋惜。 從年齡上來看,應屆考生一般在18歲上下,正步入成年人的行列。高考是結束了,可人生才剛剛開始。這場考試只是人生旅途中的一段磨礪,是迎接成年的一次考驗,而不是生活全部??己昧?,不必揚揚自得;考砸了,也不要自暴自棄。因此家長、老師以及社會各界應積極做好引導工作,讓孩子學會用燦爛笑容面對現(xiàn)實。如對“郁悶派”考生重在心理疏導,鼓勵他們坦然接受結果,風物長宜放眼量,風雨之后見彩虹,幫助他們盡快從消極情緒中走出來;而對“狂歡型”“發(fā)泄型派”考生則要適時提醒他們注重方式、把握分寸,切莫樂極生悲。這樣我們的孩子才會更加開朗、樂觀、從容,以良好的心態(tài)迎接新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