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期,父母該怎么辦?身教重于言傳,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良好行為方式可以直接促進子女的心理健康,幫助他們平穩(wěn)度過逆反期,家長要注意加強自身修養(yǎng),廣聞博見,對具有逆反心理的子女能夠采取一種更科學、更寬容的思維方式去對待,用為人父母的多重人格魅力取得孩子的信賴和尊敬。樹立孩子的*人格,不要指手劃腳,許多事都可以放手讓他們*進行,為他們創(chuàng)造鍛煉和成長的機會。
小編前兩天在家無聊刷微博,無意中逛到網(wǎng)友熱議“貧窮為什么會讓人自卑”的話題,看了幾條網(wǎng)友的評論,感觸良多。
“記得小時候第一次坐汽車,其實我已經(jīng)早過了免票的身高了,可媽媽硬讓我縮在她懷里,就露出小半邊臉,為的就是讓我裝小孩能免票,當時我在她懷里緊張極了,就怕售票員過來揭穿。這事一輩子都忘不了?!薄靶W的時候組織旅游,是自愿的,因為家里沒錢,我一次都沒有去過;學校訂校服,媽媽不同意,說怎么能夠強制買呢?居然跑到學校去鬧!從那以后,我在老師同學面前總覺得矮人三分,雖然我的學習成績一直非常好。”
小編小的時候家里的經(jīng)濟條件算不上富裕,家里不窮也不富,可小編的爸媽在吃穿上從來不會虧待我,卻也從不會滿足我無理的物質(zhì)要求。我的父母從來不會在我的面前提起家里的經(jīng)濟情況,因為他們不希望我覺得我不如其他孩子過得好。
身為父母,如果拼盡全力也沒法改變貧窮命運,那么一定不要讓孩子因為家里窮而失去自尊和希望。
孩子的虛榮心愛攀比
永遠不要對孩子說“你是窮人家的孩子”這種話,家長不會想到,這句話可能給他帶來的心理陰影,有可能讓孩子一輩子在別人面前因為自卑而抬不起頭。
教孩子爭取任何一個可能,但不要教他為了一點小利益而出賣自己的良心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人窮志不能短。
告訴孩子不要跟任何人攀比,但不要因為孩子有了不平衡心理而一味的批評和指責,因為他還只是個孩子。
告訴孩子要節(jié)儉,但不要讓孩子學會摳門小氣,摳門是不行的。
家長告訴孩子因為家里沒錢,所以沒有辦法滿足他的興趣愛好,但請不要阻止孩子追求他所喜愛的事物,沒有一個孩子的興趣應該因為貧窮而被無情抹殺。
家長可以告訴孩子不要癡心妄想,但一定要讓他樹立“接地氣”的夢想。夢想是一定要有的,萬一實現(xiàn)了呢?
如果你家境殷實,不愁吃不愁穿,不管是準備窮養(yǎng)還是富養(yǎng)孩子,都請別忘了認真思考下到底什么是“窮養(yǎng)”,什么才叫真正的“富養(yǎng)”。
家長可以給孩子提供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但請不要教會孩子與人攀比,也不要縱容了孩子的虛榮心,不要總是用錢來督促和獎勵。
每個父母都是無條件為孩子付出的,但不要替孩子包辦一切,不要讓你的孩子成為一個生活都無法自理的人,教會孩子*比給孩子錢更珍貴。
大人可以為孩子鋪平道路,但請不要替孩子做所有決定,在你看來光鮮的職業(yè)并不見得孩子覺得幸福。
父母當然會護著自己的孩子寵愛孩子,但一定不要讓孩子成為一個經(jīng)不起任何挫折的“玻璃人”,適當吃點虧偶爾受點委屈,苦難教育對孩子來說是好的成長方式。
家長要寬容孩子犯下的小錯誤,要表揚鼓勵孩子的每一次進步,但不要讓寬容變成“縱容”,這只會害了孩子。
家庭富裕的帶孩子環(huán)游世界,帶他出入各種商場會所,給他買各種名牌服裝,但別忘記也讓孩子偶爾去看看農(nóng)村長啥樣,農(nóng)村的孩子過的都是怎樣的生活,體驗一下農(nóng)活。別忘了偶爾帶他去逛逛菜場、集市、夜攤……體驗人生百態(tài)一一讓孩子感受不一樣的生活方式。
勵志特訓學校認為家長給了孩子最好的愛,但同時不要忘了教他愛別人,不要讓孩子覺得父母長輩愛自己是理所當然,感恩教育是每一個作為孩子的第一老師的父母必須教孩子的“基本知識”。
你可以讓孩子自信,但一定不要讓他變得自負,告訴孩子,錢不是萬能的,錢能夠帶來幸福,但不是有錢就一定擁有了幸福。
你可以告訴孩子家里不缺錢,但請不要讓他覺得賺錢很容易,不要讓他養(yǎng)成大手大腳的花錢習慣,要教會他珍惜每一分錢,因為這都是父母用智慧和辛勞的工作換來的。
你除了要教孩子優(yōu)雅、從容、自信,還要教他善良、謙遜、有禮,高傲和冷漠不是氣質(zhì),不卑不亢、親和、樂觀、充滿仁愛的人才會令人信服。
如果你真的愛孩子,如果你真的沒錢,那就給孩子希望吧,給他堅持和奮斗的理由!
勵志特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