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來自上海的張女士向老師求助:14歲上初二的兒子最近讓她很擔憂,孩子犯錯后說他幾句重話,兒子就會自殘,例如用刀在胳膊上劃一小口,要么就不吃不喝等。這簡直就是行為極端的表現(xiàn)形式。張女士懷疑自己在青少年心理教育方面是不是出了問題。老師經(jīng)過詳細了解情況后,給出了一個讓張女士都無法接受的答案,兒子行為極端的表現(xiàn)形式受她影響是非常大的。1、張女士夫婦工作比較忙經(jīng)常要出差,所以陪兒子時間很少,兒子大部分時間都是一個度過的,時間久了兒子性格就變得非常內(nèi)向,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不會和她說。2、平時兒子的學習壓力也比較大,每次放學放假看到其他同學都有家長接送,他都是一個人回家的,時間長了兒子就會對他們產(chǎn)生怨恨,甚至會覺得父母不愛他,不重視他。3、張女士覺得她努力工作努力賺錢是為了讓兒子生活更好,母子兩的認知出現(xiàn)偏差以后就會出現(xiàn)矛盾。兒子故意犯錯想得到母親的重視,母親看到兒子總是不學好,覺得她所做的一切不值得,說話難免會重點。需要母親陪伴的兒子聽到母親的話,心理更是受不了。心理自暴自棄的想法就立刻浮現(xiàn)在腦海前,很容易做出自殘的事情。自殘行為的危害有哪些?1、自殘行為是屬于心理疾病,張女士兒子自殘行為如果不及時控制,治療很容易出現(xiàn)精神失常,甚至還會出現(xiàn)精神疾病。2、自殘行為很容易讓一個人變得異常消極,對生活沒有任何期待,時間一旦長了很容易患有抑郁癥,出現(xiàn)自殺等行為。3、自殘對身體的摧殘非常嚴重的,身體的某些部位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的。孩子自殘怎么辦?老師也給張女士支了招1、張女士要多抽時間和兒子交流溝通,不要只顧工作,賺錢滿足兒子物質(zhì)需求。要清楚知道兒子要的是陪伴。2、張女士在平時生活中多帶兒子到游樂園,戶外散心。多參加親子活動,多組織家庭活動,例如全家出去旅游等等。不但可以釋放兒子心理壓力,對增強親子間感情非常有幫助。3、張女士要定期帶兒子去看心理醫(yī)生,并且通過心理治療治愈兒子的自殘行為。行為極端的表現(xiàn)形式是非常多的,但是張女士采納了老師意見,把所有出差的工作全部推了,準點上下班。定點接送兒子上學,放學。每天睡前都會和兒子聊天;周末全家還一起出去野炊,并且經(jīng)過了一個多月心理后她兒子變得非常外向,對生活態(tài)度也是非常積極向上。如果家長朋友們發(fā)現(xiàn)在處理孩子問題上有疑問,可以隨時咨詢老師。